秦岭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秦岭山脉对气候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作为中国南北两大水系——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同时也是南北方的分界线。在地形上,秦岭成为了南北之间的屏障,对气候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
首先,秦岭的海拔高,对冷空气南下和暖湿气流北上都有一定的阻挡作用。这种阻挡使得潮湿的海洋气流不易深入到西北,导致北方气候相对干燥。同时,秦岭也阻挡了北方的寒潮,使其不能长驱南下,从而减小了寒潮对南方的猛烈侵袭。这种作用使得秦岭以南和以北的气候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秦岭以南,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高,降水丰富,气候湿润。这里的河流不会结冰,属于亚热带气候。植被主要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多酸性。而在秦岭以北,则是著名的黄土高原,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这里的气候属于暖温带,植物主要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土壤富含钙质。
此外,秦岭对水汽也有阻滞作用,使得其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上,而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下。南坡相对温暖湿润,拥有从亚热带到亚寒带的5种气候类型;而北坡则相对寒冷干燥,拥有从暖温带到亚寒带的4种气候类型。
总的来说,秦岭山脉的存在不仅改变了中国大陆的自然格局,还带来了强烈的南北气候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气温、降水、植被等方面,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农业生产等多个方面。
为啥冷空气从北方来
因为我国冷空气主要受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因为冬季时,西伯利亚高压形成,把寒气顺着温差大的地带南下,导致我国北方地区的气温骤降并带来降雪等恶劣天气。此外,西伯利亚高压也是我国污染物外输的重要扩散路径之一。
地理上有一种现象,就是冷空气的行进往往比较爽快,气势恢宏,而暖空气往往边走边停.
在我国,冷空气的行进相当迅速、强劲,往往在冬天从北方的蒙古高压产生冷空气的源头,并且一路南下,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的南部地区,情况严重的时候就被称作寒潮.
但是由于我国有一些东西走向的山脉,比如秦岭,南岭,贺兰山……所以对冷空气南下还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如果是在美国,它几乎没有东西走向的山脉,经常可以看到冷空气南下时受不到丝毫的阻碍,因此灾害非常大.
通常来说,我获得南部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云南的南部,已经属于热带地区,从北方来的冷空气已经影响不到,但是当冷空气极强的时候,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近这段时间应该就属于这种情况.
因为北半球的冷空气都来自北方西伯利亚和北极,冷空气气压大热空气气压小,所以北方的冷空气会往南吹
冷空气来源于地球的两极,接受太阳光照最少的地方。
当北半球位于冬季时,北极点是处于极夜状态,一直是黑夜看不到阳光的,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最冷。而气温低的时候,空气是往下降的,因此北极点空气密度最大。
与此同时,从北极点向赤道这一路,气温是逐渐升高的,气温高时空气上升的。因此导致的结果就是空气密度的不均匀,北极点低海拔的冷空气自北向南流动。
这一团温度极低的冷空气堆在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将自北向南推进,影响蒙古国、我国的北方、我国东部或我国大部地区。所以,冬天来的就是北方的冷空气。
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海拔高,同时地处大陆内部,获得热量少,散热快,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如同冷空气的"加油站"。
冷空气在此加强堆积、积蓄能量,然后在高空西北气流引导下,最终爆发并不断南下入侵我国。
入侵我国的冷空气或者更强级别的寒潮,大都来自极地海洋或欧亚大陆西部和西伯利亚、蒙古等地区,所以冷空气从北方来
为什么冷空气从北方来呢 ?
因为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西北面是亚洲大陆中心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大陆的热力差异比海洋大,所以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冬季时在西伯利亚形成冷高压,而我国的东面是太平洋,海洋是低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所以冷空气从西面的陆地吹向东面的海洋。
冷空气最初都来自北冰洋地区,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地区得到加强。因为这些地区的纬度高,冬季黑夜漫长,白昼很短,日照时间非常少。在极地,甚至会出现极夜,太阳从不露脸蛋。因此,大地从太阳那里得到的热量十分微弱;而夜间,地面却向太空辐射损失许多热量,近地层大气随着地面不断冷却,气温越来越低,冷空气堆积在一起将变得越来越多。
这一团温度极低的冷空气堆在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将自北向南推进,影响蒙古国、中国的北方、中国东部或中国大部地区。
美国的超级寒流是怎么产生的?中国会遇到这样的寒流吗
真正的危险是,依据宇宙十字力之一阴性力存在15日波动周期的特性,以及印度洋中脊75度夹角的深海洋流路经,一旦北极寒流和深海暖流形同步转向亚洲纬区,2日15日起亚洲地区将面临如美国一样的极寒冰封,到时不知要死多少人。
最近,1月27号以来,美国的东北部、中部地区迎来了几十年内的最低温天气,零下四十五摄氏度的极低气温已经造成20人丧生,芝加哥碰到了史上最低的气温零下三十三摄氏度,这股极低气温的成因是因为一股强劲的北极寒流(后面介绍原因)。
在这极低的气温中,被冻伤冻死的大多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图为在寒风中裹着单薄棉被的无家可归者,可以想象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环境,这该如何承受,不少当地医院接收到的冻伤患者,严重的甚至需要截肢。
至于这股超强寒流是如何形成的,是因为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正值寒冷冬季,北极极地气温非常低,气温低空气就冷却下沉,形成了极地近地冷空气高气压带,这样近地高气压冷空气会向着四周移动,主要朝向低纬度低气压地区移动,这些来自于极地地区的冷寒流还处在不断地旋转之中,称之为“极地涡旋”,正是这一股极地涡旋带来了超级低温天气。
个人浅见,欢迎评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美国的超级寒流形成全过程分析,美国陆地位居北纬41度以北,就是相当于中国北京以北300公里的东北三省和东北蒙古地区的气候条件,美国寒流的真实形成原因是2018年美国加州森林火灾引起,因为,森林火灾会造成地球温室效应,水化气流自温带海洋产生与森林大火热量抵消,森林大火驱赶走了北美上空气流,当大的气流返回时,来自南部大西洋和太平洋暖室气流和北极冷室气流相遇,产生了北美洲最低零下50度异常气温现象,2019年全球局部区域有特大暴雨洪涝自然灾害,造因依然是美国2018年加州森林大火引起,该洪涝灾害比其它任何年份严重,具体发生地点不详,2019年夏季一定会发生刻骨铭心的洪涝灾害是躲不过去的,有关部门做好2019年夏季预防洪涝灾害工作!天工,
美国的超级寒流是怎么产生的?中国会遇到这样的寒流吗?
美国确实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夏秋季节龙卷风肆虐,而到了冬季却是暴风雪和极寒气候,真是一个极端气候频发的国家,但可爱的美国人民却非常好木结构房屋,这导致极端气候下的的美国民众抵御能力十分脆弱!但为什么美国会发生这样的极端气候呢?中国会发生吗?
自1月27号以来,美国的东中部地区出现了几十年内最低温的天气,零下四十五摄氏度的历史极低气温已经造成了数十人丧生,甚至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冰封芝加哥(上图)!美国这种极端低温天气与两个原因有关,分别如下:
一、极地涡旋
当两极冬季来临时(当然不会同时出现),极高空冷空气下沉,受到周围地形限制围绕基地旋转的环流简称“极地涡旋”!
南北两极都会出现极地涡旋,但主要大陆都在北半球,并且主要聚居区距离南极圈范围很远,因此我们很少听到南极的极地涡旋又发生了什么极端气候!
北半球的三个涡旋,亚洲、欧洲和北美都有,北极并没有厚此薄彼!因此在这三大洲中,极端气候此起彼伏,你来我往,每到冬天都好不热闹!
二、北美洲特有的地形
不过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过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美国的极低温天气一般都伴随着暴风雪,而亚洲和欧洲则相对比较少,当然这和北美洲的特殊地形有关系,美国才能享受如此优厚的“待遇”!
跨越南北美洲的是科迪勒拉山系,而落基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洲的主干,将美国隔离成了一个西高东低的南北走向地形!每到冬季极地涡旋在西部有山脉阻挡,但在美国东部平面却可以长驱直入!这导致东部平面直接在极地涡旋的威胁之下!
美国特有的气候类型
美国的中东部分布着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分布着极地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居于高纬地区,且居美国的内陆,冬季寒冷降水少,给美国带来了大量的冷空气。受极地东风带的东北风影响。
受北美特有的地形影响
北美地形两边高中间低,东部为低矮的高原,中部为平原,跨越南北美洲的是科迪勒拉山系,而落基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洲的主干,每到冬季极地涡旋在西部有山脉阻挡,但在美国东部平原却可以长驱直入!这导致东部平原直接在极地涡旋的威胁之下
北美的五大湖在冬季受到冷气团的抬升作用成了相对的高压,气温下降,形成暴风雨天气
北美的北部,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而在中国会不会发生类似美国的超级寒流呢?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地热活动的加剧或减缓交替变化,导致的极端气温的频繁变化。
美国超级寒流,
其产生机制机理,大致是这样的
首先极地历来有冷气团,北极冷气团。
其次美国原有空气出现空缺。
我们知道最近美国山林大火,加热了局部空气,这些空气变热上升,飞跑了。那么这片区域就空了,谁来补充呢?只有北极附近的冷气团。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
有网友调侃美国极寒天气说:美国总爱搞事情,气焰嚣张,这下让天来给你降降温。有人还说:老天厚爱中国,中国就温暖如春。
美国气象局最新消息称,极地涡旋释放出的冷空气将使纽约市成为2019年最寒冷的日子,最高风速可达50至70公里/时,,多地发布了寒流预警。在2月1日,气温已将至-30℃,体感温度-45℃。北极冷空气已袭击美国中西部到东海岸大部分地区,南至佛罗里达州部分地区。气象专家预计将美国影响2.5亿人。这样的极寒天气下,皮肤裸露10分钟内就会冻伤。
美官宣:全美大陆有85%的地区在冰点气温一下。
什么是极地漩涡?
当南北两极的冬天到来时,下沉的空气在山地受阻,停止环流而就地旋转,吸入冷空气形成一股很强的西向环流,是极地高空冷性大漩涡系统。又称“极涡”。南极漩涡的化学现象已严重破坏了臭氧层。
这次美国遭遇的就是北极漩涡。北极漩涡形状上较为瘦长,有两个中心:一个是西伯利亚的东北部,另一个是加拿大的巴芬岛。
美国的超级寒流怎样产生的?中国会不会有这样的寒流?
个人认为美国土地面积虽和中国相当,但它两侧是山脉,中间是大平原,呈现向北开口的大喇叭,因此极易发生大寒潮。
美国会有极寒天气和北美洲的特殊地形密切相关。科迪勒拉山系跨越南北美洲,落基山脉又是山系在北美洲的主干,把美国分成了东低西高的南北走向地形。一到冬季“极漩”就在美国东部势如破竹,因此美国3/4的面积都在“极漩”的旋流之下。
而中国即使有突发性的极端天气,也会在堪察加半岛转入日本海,中国每次都在地形上巧妙的避过了超级寒潮。
北方冷空气到浙江有哪些山脉挡着
阻断北方冷空气南下的是秦岭山脉。
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冬天,秦岭阻挡寒潮往南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
听说秦岭11月份已经开始下雪了,真的吗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2018年11月15日至16日,秦岭西麓天水确实接连下了2天的中雪,雪花漫天飞舞,非常壮观。不大的功夫,村庄、田野、山头已经是白茫茫一片了。乘着洁白的雪花,我们去了一趟林区,感受了一下雪天旅行的乐趣。
刚进入麦积山脚下的一片林海雪原,穿越松树林、柏树林、桦树林,脚下吱嘎作响,偶有叮咚的流水声,可在冰雪覆盖下难觅其踪。我们在雪地里像个孩子似的奔跑、打闹,难得片刻的放松。欢笑声打破了林区的宁静,也惊的一只飞鸟扑腾腾展翅飞去。
林下的雪地里已经有好多脚印,看来我们不是头一批雪天进入秦岭山区的人。气温确实有点冷,看了一下手机天气预报,此时气温零下3度,懂的人瑟瑟发抖。有人想打退堂鼓建议回去,但是大多数人仍然希望继续往里走。“子弹已经上膛,军号已吹响,怎么能打道回府呢?”
此时的秦岭,各种树木已经凋零,感觉很荒凉,只有不多的一些常绿树依然顶风冒雪,顽强的生长着,给这荒寂的山区增添了一丝绿意。抬头,天空灰蒙蒙的,雪下的小了。
继续往里走,我们跨林海、穿雪原,有点像电影里的杨子荣,可惜就是不会滑雪。其实就是会滑雪也没法在这秦岭里滑雪,不能和东北的林海雪原比较。毕竟雪不是很大很深,再说秦岭山区地势崎岖陡峭,山谷河流纵横徘徊,也没法滑雪啊。
穿过这片林区,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小村庄出现在松涛间。村民的房屋若隐若现,红色的屋顶很是耀眼。此时,天已放晴。
我的回答您还满意吗?这可是我的亲身经历哦!
谢邀
秦岭飞雪!是的,题主听说的不假,昨天秦岭山区的积雪已经达到了10厘米,这次受强冷空气袭击,秦岭内雪还是挺大的。
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消息,陕西关中会有雨夹雪,而秦岭山区内会有大雪,而天气预报中特别说明了,在关中北部,秦岭山区的积雪将达到5厘米或者10厘米,而针对这次的降雪,陕西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办公室也发布了相关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做好这几天雨雪天气的防御工作,防御工作就包括了秦岭山区,关中北部和陕北,而且根据通知,秦岭山区的降雪量会偏大,温度也会偏低,特别容易出现道路结冰现象。
我们现场看到有途径秦岭的司机已经给汽车装上了防滑链,这也是应对山区道路湿滑的准备,也奉劝各位经过秦岭山区的车主,进入前给汽车装上防滑链,而交警部门要做好交通疏导,在危险路段必须设置警示标语,提示来往的车辆降低速度缓慢通过,同时也要提醒公众注意出行安全。
虽然下雪了,汽车行驶起来不方便,但是这一次的降雪可以缓解关中特别是西安的雾霾情况,现在的这种气象特别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随后几天关中将不会出现雾霾天。
秦岭成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原因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的祖脉和基因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秦岭北麓却是秦岭的核心中的核心,更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亘古以来,蓝田猿人、半坡氏族、炎黄文明以及周、秦、汉、唐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皆孕育于秦岭北麓,繁衍于秦岭北麓,发展壮大于秦岭北麓。在今天和今后,拓展繁荣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秦岭北麓也起着绝对的支撑作用。
在秦岭北麓,不但有数目众多的秦岭名山,还有非常著名的“秦岭七十二峪”。在今天“秦岭七十二峪”已是秦岭的重要代名词。七十二峪更是陕西人民最喜爱的健身休闲旅游目的地,是关中人民的后花园,也是陕西旅游资源最集中,游客复游度最高的地区。
秦岭七十二峪在整个秦岭的面积中只占有极少的比例,但秦岭七十二峪却是秦岭里的精华中的精华,是国宝中的国宝。如果我们对大秦岭中最重要和精华部分秦岭北麓都不了解、不熟悉,对身边的秦岭七十二峪都不完全知晓,那就更无法去认识秦岭的价值和重要性了。贪大贪全不一定是好事,但掌握精髓和精华是当今快节奏的一条铁律。
在秦岭北麓,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深切的山谷,他们被称为秦岭七十二峪。秦岭七十二峪在今天已经是陕西秦岭重要的代名词之一,秦岭七十二峪对关中城市群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秦岭北麓到底有多少条峪道?峪道内都有什么资源?峪道对关中人民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等等问题,从古至今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答案。
秦岭北麓千沟万壑,当然不止七十二峪。中国历来有用语的习惯数字,比如三六九、三十六、七十二。因此,秦岭北麓的峪口比较多,无法准确统计,后人就以七十二峪来代替,在概括的基础上极言其多而已。
秦岭阻滞气流运行,使中国南北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夏季,大秦岭使湿润的海洋气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其以北的气候干燥。在冬季,大秦岭阻滞北方寒潮南侵,减轻了南方遭受冷空气侵袭的强度。由此,大秦岭成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成为中国的“中央空调”。
秦岭挡住了南下冷空气淮河怎么阻挡
淮河阻挡冷空气的方式与秦岭有所不同。
淮河不像秦岭那样凭借高大山脉的地形阻挡冷空气。淮河作为中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更多体现在气候和温度等方面的逐渐过渡。
当冷空气南下时,经过淮河地区,由于其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和下垫面条件发生变化。淮河流域的水网密集、河渠纵横,大面积的水域能够调节气温,使得冷空气的强度有所减弱。同时,淮河流域的地形相对较为平坦,冷空气在这里的推进速度会相对减慢,其势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总体而言,淮河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不如秦岭显著,但其在气候和温度的过渡调节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秦岭可以明显的阻挡水汽,但淮河为什么可以成为南北分界线
淮河之所以可以成为南北方分界线,不是因为淮河具备阻挡冷暖空气的作用,而是因为南北方分界线所处的纬度与秦岭、淮河所处的位置基本一致,所以才形成了天然分界线。
秦岭淮河直观区别
秦岭和淮河虽然都作为南北方分界线,但秦岭比较好理解,因为是一道天然的山脉屏障,不但阻隔了人文风俗习惯,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阻挡北部冷空气南下,以及阻挡南部的潮湿北上,相比之下淮河的存在确实没有什么物理功能,而更多是一条东西向的河流,但正如上面所说,淮河的纬度基本与我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线的纬度是一致的。
从降雨分南北方
淮河处在北纬32-33度之间,这一纬度基本是南北方雨带的天然分界线,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国东南沿海每年夏季都有梅雨季节,从南部的广东一直到中北部的江苏皆有分布,但是当跨越北纬33度,来到江苏北部的淮安境内,雨带基本就停止了,这是因为形成梅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到这里基本就消耗完毕了。
南北方人文习惯
另外,从气候导致的人文习惯上,也能看出淮河是天然的南北方分界线,淮河以北普遍种植小麦,虽然淮河以南也可以种植小麦,但因为阴雨连绵不利于小麦的抽穗、灌浆,更不利于小麦收获以后的晾晒,所以淮河以南主要是种植水稻,而淮河以北主要是以面食为主,这其实也是气候所导致的饮食习惯。
气候分界线以纬度为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理解为南北方分界线促成了淮河,而不是淮河促成了南北方分界线,并且自然界的气候分界线,不是因为山体存在而促成,而是因为地球纬度,也就是太阳照射程度不同而最终形成的,如果单纯是以河流作为气候分界线,那么长江显然比淮河更具备分南北的潜质。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