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主动退出埃航飞机黑匣子数据调查,是因为害怕美国参与法国“黄衫军”事件吗
两者之间毫无因果关系。
法国虽然应埃航的请求下载了黑匣子的数据,但同时也声明自己并未读取。即便鬼都不会相信。
如果737—MAX8第一次坠海纯属偶然的话,那么第二次因同一原因而坠地就实属必然了。同时基本可以肯定,波音在该款飞机的设计与制造上出现了致命问题。
埃航起初担心美国方面会欲盖弥彰,并将飞机失事的根本原因归结到驾驶员身上,这才选择了法国和德国求援。但不想惹火烧身的德国自谦说自己水平有限而婉拒,法国倘若再推脱则明显说不过去,于是玩了一个“盲人按摩”游戏——只摸不看。
法国空客作为美国波音最大的竞争对手当然想探知对方的软肋,但又不想深深地得罪对方只能假装一问三不知。与此同时,美方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会暗中向空客施压,“你要是胆敢向世人公布坠机真相的话,休怪我翻脸不认人。”正是法方迫于美方巨大的压力而选择了置身事外,心想,不管结果如何波音公司都是在劫难逃,捡便宜的只能是自己。既然这样,那又何必火上浇油,惹火上身呢!
俗话说,笑话人者,往往就会不如人。万一哪天空客的飞机也接二连三掉下来,美国又岂能不添油加醋、落井下石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为看热闹总比瞎掺乎要好得多。
至于法国“黄背心”的此起彼伏美国人从来不屑一顾。因为美国的老百姓也经常上街游行示威,只是没有像法国老百姓这么持久和执着罢了。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空客趁机诋毁波音,亦属于两家公司商业竞争之行为,美国又岂能掺乎到“黄背心”的运动当中,横加干涉法国的内政呢。
埃航飞机事故原因分析应该是埃航自己的事,也应该是制造埃航737mxa厂家波音公司的事,所以答应埃航帮助调查“黑匣子数据”的法国航空管理局的工程师们,的确完成了任务,“完璧归赵”把黑匣子返回埃航,应该是明智之举。
第一,见好就收,千万不可把事情做绝。
埃航请求法国德国的明说法就是帮助提取黑匣子数据,德国谦虚滴说我们没有那个能力,能够组装空客飞机的法国接下了这个活,目前也在埃航和波音公司的技术人员监视之下,完成了任务,把有关数据交给了埃塞俄比亚政府和航空,至于说这个数据说明什么,法国不知道,就是知道也告诉国际社会不知道。
第二,让埃航与波音自己分析,更有利于问题解决。
如果法国急急忙忙说出数据,而且据此得出结论,也许是法国是“买灰的见不得买面的,同行是冤家的故意栽藏陷害。”法国为了撇清自己的嫌疑,故意不宣布有关的数据,显然是法国明智之举。
第三,法国是美国的盟友,的确不愿意过度参与。
法国与美国一样,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都是北约成员国,都是欧洲的重要力量,所以法国跟随美国政策甚至为美国打抱不平(利比亚战争打击卡扎菲就是法国的杰作)。如果法国自己袒护波音公司,那么以后有问题,法国就是罪魁祸首。如果法国发现问题,把波音公司的问题公开出来,那么因此波音信誉受损,法国可能成为美国打击的对象,不利于法国摆脱经济的困境。也不利于法国仰仗美国解决法国的国内问题。
第四,黄衫军运动的确让法国政府忧心忡忡,但是与不利于调查无关。
黄衫军运动在法国每周进行一次,已经举行了18次游行示威活动。也正是由于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议》,才使得黄衫军运动有底气。目前黄衫军运动如火如荼,不是美国继续点火,而是法国经济困难就业形势不好是根本原因。但是法国的确也不愿意得罪美国,而是选择让埃航与波音公司科学查清原因,解决科学技术问题,给世界一个安全的交代。
其实法国一开始也没说要去公布埃航坠机的原因,而是表示协助调取数据,由埃航去对外公布。在埃航坠机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的取证工作,埃航一开始先对英国和德国提出了请求,但迫于美国的压力,英德两国均拒绝了埃航的请求,而做为空客老大,法国却勇敢的接下了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任务。
而事实上,法国在破译了埃航坠机事故黑匣子数据后,已经通过法新社对外公布了事故的有些细节,3月17日,法新社报道指出:失事客机在起飞后,曾出现了“异常超速”的情况,而这一现象的矛头就直接指向了波音,说明事故与人为操纵失误无关,而是机上的自动操纵和数据的传输出现了问题,3月19日,法国交通事故调查局也表示:黑匣子的飞行数据,与印尼狮航坠机事故“明显相似”,所以,我们从法国媒体的报道,和法国官方的表态上,就不难看出,法国对埃航坠机事故的原因,应该是了如指掌的。
而在掌握了全部数据后,法国宣布退出事故调查,表面看是给了美国一个面子,但法国这个捡了便宜还卖乖的举动,只能会让美国更加难堪,做为输出颜色革命的“始祖”,美国一定不会咽下这口恶气,以后法国黄马甲运动真若是愈演愈烈,那么可别怪美国手黑哦……
哦!这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美国人压根儿就不希望类似法国这样的国家陷入内乱,否则就轮到自己了。
法国人这么做就对了,如果我是法国人肯定会这么做的。这是因为:
1. 法国人想要的已经得到了,如果没什么需要他就烂在肚子里,如果有必要他就抛点出来恶心恶心美国人。美国人想必对此也心知肚明(相互都知道对方不是什么好鸟),他总得在某个合适的事情上报答一下法国人,至少在一段时期内有些地方美国人在法国人面前总得规矩一点。
2. 法国人想必非常清楚这是美国人利欲熏心漠视人命造成的恶果、是一个从技术层面完全可以避免的恶果,有了狮航就够了。
3. 法国人想必非常清楚从技术层面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并非奇货可居。
4. 现在没觉得有恶心美国人的需要,还是留待日后再说吧,好钢用在刀刃上! 见好就收、继续参与在其中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你们继续,我还有个会,先告辞了。
马克龙聪慧绝顶。
清醒地认识到,国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已经无法承担目前福利体系巨大支出。
财政赤字年年扩大,最终拖垮法国。
法国历届,也有一定的感觉。
不敢轻举妄动,只求维持当前局势稳定即可。
将遗患推给下届政府。
初生牛犊不怕虎。
后生可畏,马克龙独断专行,强行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动了许多人的奶酪,不满情绪潜滋暗长。
法国政府决定,调高汽车燃油价格。
一石激起千重浪。
民众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了。
大批民众身披黄衫服,走上街头,掀起一浪高过一浪抗议活动。
人称黄衫军。
店铺被毁,车辆被烧,凯旋门被破坏⋯。
为什么我在美国测了多次都是核酸阴性,一下飞机就变成阳性了
也可能是这种情况,病毒在你身体内潜伏着,由于浓度低,测不出。当你长途旅行,没有正常饮食和睡眠,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就大量复制,浓度高了,检测出来了。实际上,就有人在短短的几秒钟,也就是地铁站出口跟确诊者打个照面,就感染了!问题是,地铁站那么多人,怎么就你感染呢?这跟你的免疫力过于脆弱没有关系吗?所以,避免接触是一方面,提高自己免疫力也不可忽略。
可能原因如下:1.可能最后一次测试到途中这段时间感染。毕竟就算你在美国测一千次也只能证明截止最后一次测试,比如登机前48或72小时核酸阴性。加上飞行时间其实有足够暴露时间。这中间一切都有可能。2.考虑病毒潜伏期,还有可能感染得更早。而在美测试的最后一次到回国测试第一次之间,这段时间恰好是病毒爆发期。3.可能中美两国核酸阴性认定标准不同。中国是核酸CT值低于37皆为阳性。37-40为可疑,需要反复测试。而不少国家或地区把标准设为34,甚至32.凡高于设定标准直接判定为阴性。(注:CT值越低越趋向强阳性,越高越倾向弱阳性,高于40是可以判定为绝对阴性)。中国标准的严格的多。可能您的CT值恰好在两种标准之间。同样的测试数值在美被判定为阴性,而在更严格标准的国内被判定为阳性。4.请不要强调测试了多少次,脱离暴露时间说次数毫无意义。就算从2020年开始,每小时采集一次样本。测试1万多次,也只能证明在第一次测试阳性之前是阴性。如果标准统一,其它什么都证明不了。更无关中美。
一个非常可能的原因是,中美两国所采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标准不同。可以在网上搜索参看《外媒挑刺儿:北京冬奥会,中国设置的新冠核酸检测“标准太高”》一文。
文中说:【外媒认为中国对新冠核酸检测的PCR CT值设置太高,以至于可能一些在西方国家被认为不具备传染性的“健康人”,在中国会被认为是核酸阳性人员。
所谓的CT值(Cycle Threshold)为循环数阈值,一般进行PCR检测的时候,需要将检测标本中病毒的基因放大一定倍数之后才能够达到被检测出来的门槛,如果CT值越高,说明放大倍数越高,理论上CT值趋向于无限大的时候,即使标本内的病毒浓度无限小(但不为0)也能够被检测出来】。
窃以为,中国之所以能以动态清零扼制住新冠病毒的蔓延,与执行严格的检测标准不无关系。反观西方,普遍执行的检测标准偏宽松。那里的疫情失控,与其执行的检测标准偏低也同样不无关系。
为什么题主你在美国测了好多次都是核酸阴性,可是一飞到国内、下了飞机一检测就变成阳性了呢?
首先,这充分的说明我们国内的检测确实是很厉害的,效率高、结果准确,也说明我们工作认真到位,在疫情防控方面丝毫不马虎,不会有任何放松的地方。
其次,也确实说明你在美国做的检测是非常无效的,导致这种无效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一个方面,你可能做的是自测。再转情况下,如果总是阴性,有可能是自测的试剂盒不是特别好、甚至无效,也有可能是你取样不准确,或者说取的样品没有代表性,所以检不出来,次次结果都是阴性。
另一方面,如果你是在医院或者定点的检测机构做的检测,然后,结果也次次都是阴性,那就确实证明美国那边的核酸检测效率是比较差的,检测结果是很不可靠的。
至于到底是哪方面的原因,这就要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作判定了,作为旁人,我们真没法说了。
紧急召回!飞机即将起飞的时候,美国副总统彭斯被紧急召回,美国要开打了吗
没错,今天一大早,美国副总统彭斯本应该去新罕布什尔,结果空军二号准备起飞,彭斯接到命令,立刻取消行程,返回白宫!
引起人们的臆想连连!
今天早上更有一则美俄核潜艇交火的新闻刷屏,竟然还引起了金价大涨!有点奇葩;
美俄官方也没有就这两件事发表任何评论!大战之前总要有个骂街吧,把责任推到对方,自己永远是道德高地的拥有者!
1.普京听取了国防部长绍伊古的汇报,
可以看出,只是一次意外事故,丝毫没有提到什么和美国的冲突!也没有任何被击沉的紧张情绪!只是普京表示惋惜而已;
发生事故的可能是一艘深潜器,顶多是一艘小型核潜艇!而且事故发生地是北摩尔曼斯克海军基地附近,不是所谓的美俄核潜艇大战发生地阿拉斯加!
美国副总统彭斯即将登上空军二号飞机,准备到新罕布什尔州参加7月2号举办的一项活动,却突然接到通知,被紧急召回,不去了!
美国是个比较守约守时的国家,作为国家领导人,更是以身作则,很少又爽约的事情发生。除非要发生大事情,美国高官们才会临时改变既定的行程。
这次,彭斯马上要上飞机了,被紧急叫停,立刻引起了人们各种各样的猜测。按说,美国副总统有职无权,除非国家有重大变故他才会派上用场。比如现任总统病重或突然病故,丧失履行总统职责的能力,副总统就必须挺身而出,代行总统职责。或者国家要发动对外战争,副总统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也必须参加决策层的会议。
很显然,特朗普既没病重,更没病故,他的身体好着呢,他还准备再干四年总统。彭斯回去代行总统职责是没有这个可能。那么,排除这一条后,那就是美国高层将在军情作战室商讨有关对外战争之类的重大行动。
这样的话,事情已经很明了啦。要打仗的话,肯定是攻打伊朗了。在伊朗击落美国一架无人机后,美国高层也曾齐聚军情作战室,特朗普的三驾马车一致要求给伊朗点颜色看看。最后关头,特朗普以一架无人机不值得牺牲150名军人的生命为由,没同意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不过,美国仍然继续强化施压,伊朗强硬以对,更是不服输。7月1号,伊朗宣布,其浓缩铀存量已超过300公斤,这就超出了美国设定的底线。双方都在较劲,但美国所有办法都用尽了,仍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如果还这样僵持下去,美国认为太丢面子,所以,为了挽回颜面,更为了让伊朗屈服,现在似乎只剩下战争这一种手段了。
特朗普是真心不想打呀。可局面弄到这一步,他的压力也不小。打,陷进去就难以脱身,不仅美国损失巨大,自己的下任总统就很悬了;不打,丢面子不说,美国主战派也不会答应!反复权衡,对伊朗开战的风险现在正变得空前的大。
虽然彭斯的发言人对这种猜测出来“辟谣”,声称华盛顿只是出现了一些事情需要彭斯留下,并不是引起警报的原因。但对于将武力打击伊朗这类重大决策,在实施前肯定是不会走漏风声的。所以,有理由相信,彭斯突然不去新罕布什尔州,很大可能与伊朗局势有关,或许,美国对伊动武将一触即发!
7月2日,美国副总统彭斯突然临时取消新汉布什尔州活动,被白宫紧急召回华盛顿。在外界纷纷猜测有何变故时,根据副总统新闻办公室的消息称,彭斯的召回与“总统的身体健康和国家安全并无关系”。
7月2日,一家以色列军事网站Debka刊登一篇新闻,新闻题目大致意思是“美俄潜艇发生交火,双方紧急磋商”,讲的是在美国阿拉斯加地区附近,美国潜艇拦截了俄罗斯核潜艇引发俄方反击,并击沉一艘美军潜艇的事,美俄双方因此还展开了紧急的协调。而且还将7月2日彭斯紧急召回和俄罗斯科考深潜器突发火灾导致14名船员遇难的事故联系了起来。
所以彭斯被召回,才会引发轩然大波,不过即便是真的这也并不会引发战争,哪有都磋商了还干架的道理呢?再说美俄打起来岂不是要世界大战?
首先这篇新闻的真伪还有待核实。以方的新闻没有任何援引,只是显示独家新闻。而俄罗斯总统新闻网站只是提到了普京接见国防部长绍伊古询问关于科考深潜器火灾一事,接见还是有媒体存在的半公开性质,也不会有藏着掖着。而美国白宫网站压根就没有提彭斯的问题,而是在刊登前些日子G20峰会的成果。至于世界各大媒体也并未援引以方的新闻,所以真实性有待商榷。
其次即便是确实发生了冲突,通过以方的文章提到的,双方已经展开了磋商。美俄自从冷战开始虽然剑拔弩张,不过也保持着对话的渠道和电话专线,怕的就是造成误判引发世界大战。既然双方已经展开了磋商,那么就是谈判的问题,怎么找回面子,怎么赔如何赔的问题。能谈判,自然也打不起来。
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美国副总统彭斯原本计划出席在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全国性阿片类药物危机的活动,其专机“空军二号”在已经起飞的情况下突然改变航向返回华盛顿。究竟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让美国副总统在飞机已经起飞的情况下突然转机回白宫,让人产生了无限遐想。
当我们还对此事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从美国飞来5个字“美俄开战了”,据传俄罗斯的一艘潜艇在北太平洋海域发生爆炸,造成14名潜水员丧生,普京为此紧急召见了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这一惊一乍完全对上号了,一时间国际风云大变,似乎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上演。
但很快,俄罗斯方面就予以了澄清,称是一艘科研深水潜航器在俄罗斯领海巴伦支海海底发生火灾,而并非是传说的潜艇。对此普京的确是召见了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但商谈的并不是如何开战,而是要求绍伊古对这起事件进行彻查。
就这样,在一天之间世界大战从开战到停战,美国媒体真的和他们的总统一样,完全不靠谱。至于为什么副总统彭斯被紧急召回,对此,彭斯的新闻发言人阿丽莎·法拉进行了解释,她说“说彭斯的行程的确有变,发生了一些事情,要求这位副总统留在华盛顿特区,但是没有理由惊慌。”至于具体原因,彭斯的幕僚长马克·肖特给出的答案是“几周之后”。
看来我们目前短时间内是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答案了。不过我们可以进行一下推测:
一是特朗普出事了。根据美国法律规定,一旦总统出事,副总统应立即接替总统,行使总统权力。在美国历史上共有8位副总统因为总统出事,而成为幸运儿成功转正,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杜鲁门总统接替了富兰克林·罗斯福,后者因病突然死亡。因此,是不是特朗普真的出事了,彭斯要着急回去接总统啊,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就在当天,特朗普的推特还很活跃,其在5个小时前还更新了一次动态。
二是发生了重大事情,需要被召回。但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呢,目前看,俄罗斯方面似乎相安无事,中国方面已经恢复谈判,韩国邻居方面又开启了谈话,世界上唯一不稳定的地方就剩下伊朗和委内瑞拉了,而委内瑞拉最近马杜罗对局势控制的又不错,前几天刚挫败了一次军事政变,目前,国内的反对派势力现在正处于低潮期,很难有大的动作。
那么看来,只有伊朗方面可能是出了什么大事,据悉,伊朗方面近期的铀浓缩重量已经超过了伊核协议规定的上限300公斤,而且在丰度上,伊朗近期将大幅提高浓缩铀丰度至20%,20%的丰度虽然不至于产生多大的威胁,但却具有象征意义。一般而言,超过20%的浓缩铀丰度,就可以用来制作脏弹了,也就意味着可以制作低级的核武器了。因此,军事应用和和平应用的分水岭就在20%的丰度上,伊朗这个行为异常危险。
在伊朗发出了重要危险信号后,很有可能特朗普感受到了来自于伊朗的威胁,所以才紧急将彭斯召回,共同商讨对伊朗的重大行动,会不会因此展开军事行动,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美国副总统彭斯在7月2日被“紧急召回”一事,美国方面虽然没有给出彭斯临时改变飞往新罕布什尔州行程的具体原因,但却已经做出了解释:“只是发生了一些事情,需要副总统留在华盛顿,无需惊慌”。彭斯的幕僚长马克•肖特称:“副总统被召回白宫,但没有理由惊慌”,新罕布什尔州之行将“被重新安排在晚些时候”。
此外,肖特还否认了外界关于彭斯乘坐的“空军二号”起飞后又调头的说法,肖特称:飞机从未离开过华盛顿。关于彭斯被“紧急召回”一事,彭斯的发言人阿丽莎•法拉赫发布的推特与肖特的说法也一致:“发生了一些事情,要求这位副总统留在华盛顿特区”,但是“没有理由惊慌”,她对“很快重新安排去新罕布什尔州”表示了期待。彭斯突然改变行程,本来没什么,但白宫的“遮遮掩掩确”反而让人感到“不同寻常”。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彭斯改变行程与战争无关。此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媒体都报道称“美俄潜艇发生交火,白宫克宫紧急磋商”,该消息源于以色列军事情报网站Debka发布的一篇文章,已被证实为假消息。美伊局势的持续紧张,让全球各大媒体颇为担忧,再加上事有凑巧(俄罗斯一艘潜艇起火致14人死亡,俄罗斯总统普京取消了出席活动的计划,彭斯突然被“紧急召回”)以及某些媒体的“捕风捉影”、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就有了战争的“争兆”!
特定环境出现特殊情况,确实是让人浮想联翩,但却不应左右我们正常的思维:一、美、俄是核大国,都能毁灭对方,不可能出现擦枪走火的情况。二、特朗普的对伊政策是极限施压,再加上2020年大选在即,虽然伊朗在6月20日击落美国一架无人机,但美国在短期之内却不会对伊朗动武。三、美国目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以及美国国会都制约着特朗普的冒险主义,或者说美国目前不具备对伊动武的条件。
不过,有一点需要警惕:在美国的要求下,英国海军陆战队与直布罗陀政府(英国海外属地)扣押了一艘伊朗油轮,美伊局势因英国这根“搅屎棍”再增变数。虽然英国外交部强调此举针对的是叙利亚,而非伊朗,但事实上已阻止了伊朗的石油出口。伊朗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穆赫辛·礼萨伊少将甚至是直言“报复”……未来局势会如何发展?英国此举的用意?以及对地区局势会造成的影响?欢迎留下您的看法!
多谢邀请,根据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在美国副总统彭斯按照原计划准备乘专机飞往新罕布什尔州参加活动时,其行程突然取消。彭斯到底为什么被召回,具体原因不明。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性大概有几种。
(图片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Wikipedia,下同)
第一种就是特朗普可能遇到麻烦,彭斯必须随时待命。虽然一直以来健康状况都很良好,但是特朗普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了,岁月不饶人,很可能特朗普因为身体原因,出现不能视事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彭斯作为副总统,就要暂时代行总统职责了。
事实上,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1985年罗纳德·里根在进行结肠癌手术时,就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第25条修正案的规定,授权时任美国副总统的老布什担任代理总统。而老布什担任代理总统的时间一直延续到里根总统宣布恢复职责。同样在2002年和2007年,时任总统的小布什因结肠镜检查所以授权副总统的迪克·切尼暂时代理总统职责。
因此,这次彭斯被召回,不排除特朗普因健康问题需要治疗或做检查,而彭斯则被授权代理总统职责。不过由于彭斯被召回是美国当地时间7月2日,考虑到7月4日特朗普和彭斯都有公开活动,而至今为止白宫也没有表示特朗普不参加,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特朗普因健康问题需要治疗,彭斯暂代总统职责的可能性,需要看他们到底会不会公开露面才能确定。
第二种情况是美国出现某种重大公共事件,作为副总统的彭斯必须在安全地点随时待命。但是以今天公共媒体的发达情况,不可能出现出现如此重大的影响全美的公共事件,但却没有任何报道。因此虽然这种情况是一种可能,但可能性确实是最小的。
(来源:莫斯科时报)
第三种情况就是国际突发事件或者热点地区发生重大变化,彭斯被紧急召回就是要就这一突发问题进行磋商,以确定美国应该如何应对。从当前所能获得的信息来看,这种突发事件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俄罗斯核潜艇事故。不少媒体将彭斯被召回与俄罗斯核潜艇事故联系起来,认为俄罗斯核潜艇与美国海军交火,导致美国一艘军舰被击沉,俄罗斯核潜艇工作人员也因此不少丧生。但这一消息看似逻辑上没有问题,但来源有问题,追溯其源头,来源于一家以色列媒体,而世界上主要媒体却没有一家跟进。并且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已经明确否认了这一消息。因此这一消息应该是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