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了观赏鱼怎么总是死
1、夏天气温高,雷雨、阴天气压低,容易使鱼缺氧死亡;
2、夏天是细菌最容易繁殖的季节,鱼容易感染病菌而亡;
3、夏天是鱼的采食旺季,鱼又是贪吃的动物,所以很容易因吃得太撑而导致死亡。
4、日常喂食不能喂多,否则也会加速细菌的生长繁殖,没吃完的食物也要清理出去。
1、温度太高
天热鱼出现死亡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温度太高造成的,高温会导致水中的含氧量大大降低,鱼就会因为缺氧而出现死亡的情况,这时需要及时给水体打氧救治。
2、消化不良
此外天热鱼死亡也可能是因为消化不良造成的,如果每次给鱼喂食过多,鱼可能会因为摄入太多食物而撑死,因此平时要注意每次给鱼投喂的食量。
3、疾病
如果平时不注意清洁鱼缸,鱼缸内有大量的分泌物或食物残渣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可能会导致鱼感染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鱼很可能会因此而死亡。
开口几天的金鱼苗为什么慢慢死去
1.
水质和饲养密度问题都是大问题,尤其是密度大、隔离盒饲养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孔雀鱼是胎生鱼,雌鱼繁殖后,这个繁殖缸的水质会很脏,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这一点我们是否注意?特别是水体过小,尤其是那种小型的隔离盒。 那么,这么小的鱼苗在更换容器或者换水的时候,水质和水温是否有注意?这些都是问题,如果饲养容器很大,根本没必要去换水。 再者就是随着小鱼苗的生长,这个容器底部的杂质,是否会越来越堆积过多呢?我们是否采取了抽底换水的方式,把底部杂质抽出来呢? 否则的话,这个水质慢慢就会毒素招标,然后小鱼苗出现分批死亡现象,包括了这七八天或者十来天投喂食物的残渣。
2.
水温是否一致恒定,尤其是换水的水温,或者单独放置的小鱼缸 小鱼苗最忌讳的就是温差过大,哪怕是昼夜温差两度以上,短期内可能看不到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来了,可能在某一天集
金鱼天冷为什么会死
病因:由单孢杆菌引起。因饲养密度较大,病菌侵入后,引起受伤部位皮肤组织坏死。水质污染也易引起金鱼患此病。
症状:肉眼可见病金鱼的患部溃烂,表皮发白。
防治:首先清除患处的病灶,用金霉素眼药膏涂抹,每天一次。若金鱼自己吃食,可在饵料中添加土霉素粉;若金鱼已停食,可按每千克龟1克的用量用土霉素喂,然后将病金鱼隔离饲养。以免加重病情。金鱼恢复后再混合饲养。
家养热带鱼无缘无故死是什么原因
家里养的热带鱼,不会无缘无故的死,肯定是有原因的,你把原因找一找,第一是否经换水换水的时候,要把自来水放置两三天,让水保持清洁,第二,喂食的时候不要太多,撑不死的鸡,不死的鱼,反过来一喂多了,也会死,第三,看热带鱼的温度。温度不能小于20度温度,温度太低了,也会死,所以从几方面去找找原因就治疗
孵化10天左右的小金鱼为啥大面积死亡,水质没有变化,投喂的是孵化丰年虾幼虫
我先讲讲我自己第一次金鱼繁殖和鱼苗的经历吧!
我第一次选择繁殖的是红顶鹤,在大学宿舍,误打误撞的繁殖出100多条小苗,均培育到3cm左右,后面得了水霉,全军覆没了。
亲鱼是我直接在观赏鱼店选择的一对,正好再追尾,鱼缸也是现买,设备简陋,只有加热棒和充氧的。温度控制在24℃。
看到缸壁上趴着的小鱼苗吗?
鱼缸放置消毒好的棕榈皮作为鱼巢,买回去大概一星期左右就开始产卵,4-6天受精的鱼卵基本孵化出来了。刚孵化的鱼苗趴在缸壁、鱼巢和缸底上。3-4天鱼苗就需要开始进食,但不知道怎么培育轮虫,也没有工具捞轮虫,查阅资料了解到可以喂熟鸡蛋黄。注意投喂量和投喂量,防止剩料败坏发霉,水质恶化。
对于你的鱼苗在水质好的情况下鱼苗还大量死亡,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孵化出的丰年虾太大,鱼苗吃不下,导致缺乏营养死亡。刚孵化没几天的鱼苗最好投喂轮虫、酵母粉、或者熟的鸡蛋黄。等鱼苗长到2cm以上在开始投喂孵化的丰年虾。
鱼苗开口饵料
轮虫
酵母粉
脱壳丰年虾
热带鱼每天死一条是什么原因
导致热带鱼生病、死亡的几个原因:
1、水温激烈变化———适合热带鱼存活的最佳温度为25℃,但是不同种类的温度要求还有差别,有的要高至30℃左右,也有些喜爱20℃。因此全体平均起来,25℃是普遍可接受的温度。
2、放养密度太大———很多人看见水族馆能把很多可爱的鱼放在一个鱼缸里,所以也在家中鱼缸内饲养很多鱼,这种饲养方法,不论是哪一种鱼都会死去。如果在饲养多种不同种类的鱼时,必须考虑每种鱼适存的空间,减少鱼的数目。不管什么种类,缸小鱼多,决不是好事。
3、饲料的种类———热带鱼的食性因种类而异,大致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杂食性3种类别。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水缸内的鱼,是何种类型,喜欢吃什么食物,分类饲养。
4、疾病———热带鱼生病原因很多,包括由买来的病鱼传染,因温度太低引发的白点病及水质因残食腐败或鱼粪污物分解变坏所致等。
家养的热带鱼每天死一条,多数是技术问题,常见的技术性错误导致死亡原因如下:
1、自来水示经处理就用于饲养——氯中毒。
2、过滤系统与饲养情况不匹配——氨中毒。
3、水温不正确或急剧变化——过大刺激。
4、水质硬度不正确或急剧变化——过大刺激。
5、水质酸碱度不正确或急剧变化——过大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