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吃米饭还是喝粥
喝粥,一般喝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腊八粥是红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今年腊八节是大寒,俗语:“大寒遇腊八,喝粥做尾牙”,什么意思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破毡帽。
小时候每逢过年就要顺口数的儿歌又再耳边响起来了,那渴望过年的心情是多么的强烈,穿新衣,戴新帽,领压岁钱,买奇火,买摔炮,抢别人家的落焾炮,打打闹闹,唱唱跳跳。吃饺子,吃糖果子,吃鱼,吃肉,各种美食。走姥家,走姨家,走姑家,见每一位亲人,欢歌笑语,燕语莺声。
太多太多的满满的回忆顿时涌现在眼前,奶奶,爷爷,姥爷,姥,舅,爸,妈……,那些已经离我远去的面庞分明又出现在我的面前,多想和你们在亲近亲近呀!可是都已经不可能了。
再也回不去的过去都已经过去了,自己孩子
意思就是大寒和腊八节出现在同一天,因为每年的腊八节都是农历的腊月初八,是固定的。而大寒是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是根据太阳黄经达到三百度来判断的,所以大寒遇上腊八节是一种巧合,而今年腊月初八也就是大寒,正好是同一天。
喝粥做尾牙
在腊八节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大家都知道,几乎所有“月”字旁的字都与肉有关,而“腊”字指的就是一种干肉。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人们就会用打猎得来的肉来祭祀家里的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称为“合祭众神”,又被叫做“祭腊”,而祭腊这一天就被叫做腊日。由于腊日并不是固定的,后来人们就把冬至过后第三个戍日定为“腊日”,也就是腊月初八前后,古书曾有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土以逐疫”,意思就是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所以腊八节其实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到底是祭祀什么呢?在宋代《云笈七笺》中说:“正月初一为天腊,正月初五为地腊,七月初七是道德腊,十月初一是岁腊,腊月初八是王侯腊。”当然这只是道教的说法,意思是腊月初八祭祀王侯腊。
“王侯腊”的意思就是五帝来判定人间福禄的时候,在那一天可以谢罪,以祈求延年益寿、祈求福禄等,并且不能聚众欢饮,当然这只是古人的一种风俗而已。后来由于佛教的传入,说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佛教徒为了纪念此事,就会在这一天做腊八粥。说是喝了腊八粥就会得到佛祖的庇佑。后来每年的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就成为一种民间习俗。不过喝腊八粥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腊八前一天就开始熬制腊八粥,到了第二天早上就要喝粥,喝粥的时间不能过了中午,寓意着早上喝粥,来年粮食就能早收。“做尾牙”其实是大寒的一种习俗,由于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之后就是新一轮的开始,于是在大寒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食糯”的习俗,被称为“尾牙祭”,意思就是用糯米制作的食物,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用意就是告别旧年迎接新年的意思。如今有很多公司在年尾的时候都会聚餐做“年会”,就是由“做尾牙”这个习俗发展而来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道菜就是白斩鸡,说是老板把鸡头对准某个员工,就是告诉这个员工明年不用来了,这也是一种比较含蓄的表达方式。当然在宴会上,还会对表现优秀的员工予以奖励,重头戏就是发年终奖。
“做牙”是一种祭祀活动,最早起源于南方部分地区。这种祭祀活动分别在年初和年末举行,分为“头牙”和“尾牙”。后来逐渐流行,也成为商家企业举办聚会的代名词。在这天,人们可以尽情的吃喝,因此,也被说成“打牙祭”。
今年有太多巧合,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与传统节日腊八,正好是同一天。
大寒是一年之中最后一个节气,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所处位置,推算而来,它没有固定时间。因此大寒和腊八相逢在同一天,是难得一遇的巧合,上次的相逢已经是十九年前了。
大寒的到来,天气仍然非常寒冷。也豫示着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就要到来。因此也有“大寒小寒,杀猪过年的说法”。
大寒也是一些地方举行祭祀活动的日子,很多地方有“食糯”的习俗,也习惯的称作“尾牙祭”。
腊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过去,春节已近。因此,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
我国在腊八这天,很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惯。这个习俗起源于佛教,是为了不忘佛祖所受的苦难,后来才逐渐流传民间。
腊八节其实是“年”的信使,进入腊月,年味依稀扑来,腊八就是第一个与年有关的小节气 ,可他有一个使命,告诉人们年快来了 ,快准备吧。
腊八的来历故事
相传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腊月初八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腊八节的主要习俗有:
喝腊八粥:
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各地区所用材料不一。根据口味,还有甜、咸之分。
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敬神供佛,祈求与庆祝丰收,自然是其不变的主旋律。
另外,腊八节的风俗还有吃冰、泡制腊八蒜、制腊八豆腐、吃腊八面等。
别说腊八粥太平常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存在久也,人多地少是主要原因,所以在缺粮背景下的腊八住,如此丰富的原料和无与伦比的口味,其引力如此大,现代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得到。
谢谢邀请!
看了题目,我赶紧去翻翻日历,果然如此,还有五天就是腊月初八了,那天也正是大寒。
进了腊月,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从腊八这天起,便进入了备年状态,一首童谣体现的淋漓尽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花粘;二十四扫房间;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一个月,风俗最多,说法也最多,其中就有“大寒遇腊八,喝粥做尾牙”的谚语。
大寒时节的重要习俗是尾牙祭,尾牙节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流动人口分布广泛,把这个节日逐渐带入祖国各地,这一天,是对土地公神的祭拜日。那么,“尾牙”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们这儿,每月的初一、十五是土地公神的生日,大多数人以放鞭炮吃饺子等形式来庆祝,也称之为做牙,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是头牙。腊月十六日是尾牙,预示着过了尾牙后,开始迎接新年了。
您好谢邀!腊月是农历的最后一个月,也是一年中风俗最多的一个月。这期间也有很多习俗,其中有句俗语叫做:“大寒遇腊八,喝粥做尾牙。”,意思就是腊八和大寒出现在同一天,因为每年的腊八都是在农历的腊月初八,是固定的,而大寒是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是根据太阳黄经达到三百度来判断的,所以大寒遇上腊八正好是一种巧合,而今年的腊月初八也是大寒,正好是同一天。
“腊八”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喝粥的习惯,同时还要祭腊,是一个祭祀的节日。
“做祭牙”其实是大寒的一种习俗,由于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之后就是新一轮的开始,于是在大寒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食糯”的习俗,同时还要用整鸡祭祀,祈福来年五谷丰登,生意兴隆,事业有成,其时,全家人聚在一起,用意就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祈盼来年生活蒸蒸日上。这也被称之为“尾牙祭”。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回答:
胡乱的阅读了几家回复,各有千秋,说法各异。就此话题聊一聊本人看法。
廿四节气中的大寒,是岁尾的"气"而不是节,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民间流传吃腊八粥。并且配制成五谷杂粮合成之粥,预示来年风调雨顺。我们这里的蒙民多加一样猪肉,叫吃肉粥,意思年关已近,象征着过年必须有肉。
大寒遇腊八,喝粥做尾牙。
这种俗语在我们辽西这地方好象没有,家乡这里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那七腊八冻掉下巴",说的是天冷到了极限,长规应是三九与四九交替处,北方特别冷的意思。而今年腊八与大寒恰巧同一天,也实属正常排法,应该没什么讲究的。
腊八粥写了那两件事写的好处是什么
《腊八粥》详写了八儿等粥的部分,略写了八儿吃粥的部分,这样写的好处是:详略得当、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以孩子们纪念周爷爷的独特的角度,抒写人民对自己的好总理的敬仰、爱戴与怀念之情。
作者用满蕴着温柔的委婉尽意的笔致,抒写着母亲煮腊八粥的往事。在这篇散文中,拨动读者心弦的,并不限于往事的回忆;孩子们那为了纪念周爷爷准备煮腊八粥的情景,来得更直接,更强烈,更具肃穆与天真的感人的力量。
1、等粥这件事详写,喝粥这件事略写。
2、好处: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亲情。
3、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八儿全家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内容,展现了一幅温馨、淳朴、和睦的图景,表达了一家人其乐融融。
《腊八粥》一课讲述了 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 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 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 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家庭亲情的眷念。
腊八粥课文八儿急于吃粥的句子
喜欢沈从文细致的描写,急于吃粥的句子“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在《腊八粥》这篇课文中,八儿急于吃粥的情景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他双眼放光,紧紧盯着锅中翻滚的热粥,仿佛每一口都能带给他无尽的幸福。
他不住地吞咽口水,双手紧握在一起,似乎在努力抑制内心的激动。
每当锅盖被轻轻掀起,他的脸上都会露出渴望的表情,仿佛已经闻到了那香甜的粥香。
腊八节是喝粥还是吃米饭呢
腊八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吃腊八粥,而不是吃米饭。腊八粥是中国民间在腊八节用多种谷物、豆类、干果等煮成的粥,传说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前夕,牧羊女用杂谷和野果煮粥供奉释迦牟尼,后来演变成了一种节日的习俗。腊八粥的种类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做法,但都寓意着保佑家人平安健康、五谷丰登。所以,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吃腊八粥,而不是吃米饭。
腊八不吃娘家饭,祖祖辈辈还不起,为什么要在腊八节喝腊八粥
又是一年的腊八节,在农村有很多关于腊八节的俗谚。
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在腊八节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到娘家,如果回去了而且还吃了娘家的饭,那么会使得自己家里变得非常穷困,以后都还不起钱。
农历的十二月初八,也就是俗称的腊八,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
上古时期的腊日没有固定的日期,都是安排在岁末的几天,周朝有“八腊”,在这段时间内祭祀八方诸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周王朝时期就有“腊祭”传统,祭祀的有八种神,之后将初八定为固定祭祀之日。
在当时,腊月的“腊”有三种含义:
腊者,接也,寓意新旧交替;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哈哈,北方的朋友有没听过这俗语?
"腊八吃了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开头那句是哄小孩的,这句就是忽悠闺女的。意思说,腊八吃娘家饭,婆家会过穷。
自商周时,王室和民间均重视祭祀,祭祀分祖祭和时祭。腊八节就和时祭有关。
时祭,指关乎节令和农事的祭祀。春耕,祈求风调雨顺;秋收,感谢五谷丰登。大概如此,其本质是酬谢于天地和神灵。
腊八节就源于上古祭祀,祈祷神灵保佑农事顺利、五谷丰登。祭祀活动在腊月举行,不过当时并不是初八这天,不同时代日期有变动。
东汉时佛教入中原,佛教里有个类似节日叫"法宝节",于是中原习俗和佛教文化结合,后来这个祭祀活动就定在腊月初八。
老百姓的宗教概念不强,"法宝节"也罢,时祭也罢,不如简单上口的"腊八节"来的利索。民间文化才是民族文化之主流。
好了,现在看看腊八节的说法和讲究。
为什么腊八节要喝粥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八举行。在这一天,人们会食用腊八粥,这是因为在古代时代,人们认为粥能够清肝养胃,促进身体健康。
同时,腊八节也是古老的祭祀日,人们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所以,食用腊八粥也象征着感恩和祈愿,这已经成为了腊八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此外,腊八粥中含有多种谷类和各种营养成分,有益于身体健康,也是人们喝粥的原因之一。
六年级腊八粥喝粥简单概括
描述了一家三口人一次晚餐的情形。那天可能是一个特别的节日,因而家里煮了腊八粥,也炒了陈腊肉。作者对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小狗哈叭在桌下钻来钻去捡骨头吃、一家人对哈叭是否馋嘴是否听话进行争执……等细节进行描写,描绘出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无比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